造成孩子语言较少的几种常见因素

缺乏语言环境
如果孩子运动、精细动作、情绪、社交等功能的发育都正常,只是语言功能发育落后,那么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缺乏语言环境。
也就是在孩子的语言学习期没有获得足够的语言刺激,缺少了语言学习的机会。
造成这种现象最终的原因,就是所谓的“超前满足”。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长辈们往往都很难避免走入溺爱孩子的漩涡,尤其是隔代抚养家庭,孩子往往不需要说话,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家长们就能马上“领会意思”并且提供所有帮助,易造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局面。
长此以往,孩子意识不到语言的工具功能,也缺乏学习语言的动机,就会造成“这孩子什么都明白,就是懒得开口”的假象。
使用方言或多种语言
由于地域差异,部分家长会使用方言或者外语进行早期语言教学,在多方言家庭或多语系家庭,部分能力较差或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语言理解困难或表达错乱。
排除了上述外界原因后,就需要进一步考虑孩子是否存在生理原因造成的“开口晚”。
听力障碍
如果孩子对他人的语言指令充耳不闻,只顾自己玩自己的,不会寻找声音,呼名也没有反应,应该考虑孩子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听力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甚至出现明显的情绪暴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专业的听力学检查,及时进行听力补偿和语训干预。
自闭症及社交障碍
如果孩子明显缺乏对他人的关注、缺少与人交往的动机、与他人互动较少(包括较少和家长对同一个物体进行关注,缺乏眼神的切换交流,即无法形成共同注意)、甚至存在特殊的行为举动,那么孩子可能存在自闭症倾向,需要去医院做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发育迟缓或脑瘫
如果孩子除了语言发育落后以外,大运动、精细动作、情绪以及社交的发育也都存在明显落后,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存在发育迟缓或者脑瘫等问题。
- 上一篇:孩子语言障碍的具体表现
- 下一篇: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